+

新视野•看点丨航空遥感技术助力“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

\'640

\'640.jpg\'

日前,在腾冲举行的第三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就“航空遥感系统在美丽中国中脊带应用示范与发展潜力”这一主题进行研讨。腾冲是我国航空遥感的发源地,1978年进行的腾冲航空遥感实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综合性、大规模、多学科航空遥感试验,推动了我国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运行着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即:航空遥感系统和遥感飞机。航空遥感技术已经在“美丽中国中脊带”上开展了多项运用。

\'640.png\'

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 主任 潘洁因为航空遥感大科学基础设施它是公益性的设施,是要为我们国家科研、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所以近年来特别是在“美丽中国中脊带”上面,也是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举几个例子,一个是我们在黑龙江是做黑土地农业方面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探测;然后我们在中部山西汾河我们进行生态资源,特别是对整个汾河沿线的排污口的信息提取判别,大大降低了人工解译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腾冲,我们前年也是到这儿来进行地热资源的调查,还有相关数据的研判分析。

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潘洁认为,由于具有丰富的试验场景,航空遥感技术在云南的运用将大有可为。

\'640

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 主任 潘洁下一步,卫星遥感也好,航空遥感也好,我们更多的想从地表走向地下,把我们现在科学研究面临的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植被圈这些圈层,近地下的浅层地表的一些信息数据首先探测到。我想在云南来说,我们有非常丰富的试验的场景,比如说我们岩石圈的喀斯特地貌,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建这些工程设施,还有相关的地下水设施的数据。第二是植被多样性这块,云南是特别丰富的。应用科技手段对于植被圈的林下地形的探测,乃至全国全球碳储量都是基础数据的提供。所以我感觉航空遥感在云南来说是大有可为。

腾冲科学家论坛©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红塔西路26号袁晓岑艺术园      滇ICP备202403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