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冲科学家论坛成果转化成效受到央媒关注并刊发文章进行解读。以下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南总站刊发原文。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将于12月1日-3日举办,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主题为“科学·绿色发展”,并首次启动该论坛的腾冲科学大奖。
记者从云南保山腾冲市了解到,2022年12月,首届论坛在腾冲成功举办,成为年度科技界现象级盛事,打造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开放、交流的崭新平台。腾冲科学家论坛自举办以来,围绕搭建先进学术思想交流平台、政产学研互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的目标,以便民利民,提振产业,助力成果转化等为突破口,全力助推腾冲乃至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首届腾冲科学家论坛
便民利民“零距离”
“李院士、唐院士,我马上就要接触化学学科了,要怎样才能培养对它的兴趣呢?”兴致高昂的腾冲学子踊跃发问。
2023年7月16日,参加腾冲科学家论坛两位中科院院士李永舫和唐本忠,利用论坛之余的时间,与腾冲市第一中学学生们面对面分享交流自己的科学人生,点燃他们对科学领域无尽的求知欲。

院士走进腾冲一中

院士走进腾冲一中
“今天的活动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学习到了院士不怕困难、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今天的活动使我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在我心里埋下了神奇的种子。”交流过后腾冲学子们振奋而言。而另一位中科院院士郭华东等一行人则先期于5月12日,走进腾冲一中为青少年解答科学奥秘;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原创性培育出的多年生稻品种在稻园种下;4月28日,6位国内心血管、神经内科领域知名专家在腾冲市人民医院为腾冲广大市民进行义诊服务……

医疗专家在腾冲市人民医院进行义诊服务

栽种胡凤益教授团队培育出的多年生稻品种
腾冲科学家论坛通过一系列的“走心服务”,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己任,针对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结合每次论坛学术领域方向,精准配套服务民生活动,让论坛顶尖学术成果,从教育、医疗、农科等各个方面润物无声地“零距离”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助力民生,促进社会发展。
提振产业“顺风车”
“腾冲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一个科学家很好仰望星空的地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一语道出科学家论坛择地腾冲的缘由。
因宜人气候、区位环境、历史文化、生物多样性等优势条件而让腾冲与科学家论坛结缘,资源禀赋的边地小城腾冲也由此搭上了城市品牌推介的“顺风车”。据了解,截至目前,论坛已邀请6000多人次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来到腾冲、体验腾冲。通过这些国内业界权威“走进来感受、带出去推介”,为腾冲强势引流,有力助推了腾冲文旅产业发展和城市品牌形象扩散。
“腾冲科学家论坛举办以来,腾冲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达10万人次,我们相信,随着论坛影响力与日俱增,将更好推动腾冲航空市场培育和国内外航线航班开通,助力腾冲机场高质量发展。”腾冲机场副总经理李立渊介绍。
前几年,腾冲旅游配套产业因疫情遭遇“寒冬”,举办论坛恰逢其时,为旅游配套产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从去年第一次举办论坛以来,我们酒店已5次为论坛提供会场、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接待论坛嘉宾2000多人次,可以说举办论坛实实在在助力了我们酒店发展。”腾冲市某酒店总经理魏国辉这样说。
成果转化“新引擎”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腾冲科学家论坛的一大己任,论坛紧紧围绕云南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围绕产业链服务人才链和创新链,切实助力人才、技术、企业落地云南。2023年以来,论坛对外项目合作成效突出,签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与腾冲市级医院对口支援协议》《“美丽中国中脊带”文旅产业合作圈框架协议》,保山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发布“美丽中国中脊带”文旅产业合作圈腾冲倡议,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与腾冲市公安局签署了“共建科研成果应用示范基地”协议,医疗卫生领域达成10余项合作。

腾冲和顺古镇
借用中关村论坛首席顾问、博鳌亚洲论坛原副秘书长姚望先生的一句话:“世界性高层次会议的效应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潜移默化用来形容腾冲科学家论坛成果转化工作可谓是恰如其分。一年未满的时间,腾冲科学家论坛正遵循“初衷”为城市逐渐带来流量、助力民生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年度论坛将于12月1日至3日举办,150万美元或1000万人民币科学大奖花落谁家?100位院士齐聚腾冲共议哪些科学前沿?这些吸睛爆点将在年度论坛一一揭晓。届时必将在国内外掀起新一波强有力的科技舆论热潮,与之而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也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