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宣传推介会上的腾冲非遗

7月24日

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宣传推介会

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

\'640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级相关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驻云南相关单位领导,云南省高校领导,省内及驻滇科研机构负责人,省内外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企业家、媒体、网络达人等共计450余人参加宣传推介会。

借此宣传推介会之际

小编带你一起开启

一段走心的“读城”之旅

看看推介会上的那些腾冲非遗项目

\'640.jpg\'/

腾冲皮影皮影戏,俗名灯影子,又名“皮人戏”,是腾冲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艺术形式。据皮影艺人讲,腾冲皮影是明洪武年间从江南、湖广、四川一带传入的,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

\'640

其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等,以三国戏、列国戏、封神戏、水浒戏、西游戏、说唐、说岳、薛家将、杨家将等连台本戏居多,据统计有三四百出。

\'640

剧目题材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演操作灵活自如、唱腔圆润优美,对白生动风趣。

\'640

除了精湛的表演技艺外,腾冲皮影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靠子(供表演的皮影人物及道具,当地俗称靠子)制作极为精美。经过一代代艺人不断革新和完善,工艺已日趋成熟,形成了既有中原皮影风格,又有明显边地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

这些靠子形象逼真、百人百脸、百物百样,构思匠心独运,造型夸张风趣,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及社会人文发展演变也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1年5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荐购买地址: 永周皮影馆

相关阅读非遗丨皮影戏《龟与鹤》,进入全国新高考二卷(语文卷)

聚焦旅交会 | 腾冲皮影:光影交汇中的艺术

腾冲纸伞制作技艺腾冲纸伞,又叫纸撑子,集中产地是固东镇的荥阳自然村,至今已延续300年。腾冲纸伞秉承中原古法制造,历史悠久、用料纯正、工艺讲究,纯手工制作,取材全部来自于自然。

\'640

纸伞品种有大伞和小伞之分。大伞名为罩铺伞,小伞有福伞等。近年来,也尝试制作了方形、三角形、多边形、超小型等文创新品,是收藏、装饰、馈赠的佳品。

\'640

长期以来,纸伞除了遮阳避雨功能外,还被腾冲人赋予了丰富的民俗内涵。在当地方言中,“油纸”与“有子”发音接近,过去女子结婚嫁妆中必有两把油纸伞,寓意“早生贵子”。繁体的“伞”字是人字头下面四个“人”字,寓意为五子登科。伞骨为竹,寓意竹报平安,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一把伞,承载了多种文化元素,造型典雅,古朴怀旧,精致唯美,堪称高雅的艺术品。

2022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批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荐购买地址: 高黎贡非遗一条街、固东荥阳村相关阅读【非遗 · 文化力量】固东荥阳油纸伞:传承百年的油纸伞工艺

聚焦旅交会 | 腾冲油纸伞:不褪色的中国式浪漫

腾冲制陶技艺腾冲陶器生产主要集中在马站碗窑,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碗窑是马站三联社区所辖的自然村,制作和销售陶器是该村传统的手工业,数百年来,一直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640

制陶技艺是腾冲一项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观赏性较高的传统手工艺,数百年来,一脉相承。陶器焙烧温度可达1000℃,与瓷器相差无几,若非内行,多会误认为是瓷器。

\'640

产业规模较大,品种达数百种,且百物百样、用途广泛。陶器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器型朴实大方,质地坚硬,经久耐用。深受城乡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2022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批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荐购买地址: 马站乡碗窑土陶村相关阅读腾冲人的碗,源自600年的传承

“一姓一工”延续碗窑传奇

腾冲甲马腾冲甲马,又名神马、纸马,是民俗宗教中进行祈福、禳灾、祭祀等活动时,用来与金银锞锭、纸钱一起焚化,或者独立张贴的印有各种神仙鬼魅的雕版印刷品。传统甲马画,用木板手工雕刻印刷,属于民间版画品种。

腾冲甲马种类丰富,总量达100多种,涉及儒、释、道三教和天地水冥诸界,体系极为庞杂,且每张画符都有不同民俗含义和用途,是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竖坟、祭祀祈福、保境法会、宗教活动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民俗用品。

\'640

腾冲甲马秉承中原古法,吸收本土艺术精华,印版种类齐全,雕刻刀法娴熟,构图严谨、雕镂精细、形象逼真,且用字笔法流畅、疏密有度,是民间传统木刻版画的精品。

\'640

2022年1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藤编藤编即腾冲传统藤编,历史上腾冲以盛产藤篾著称。《三国志》就有“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就是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红藤杖》:“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诗中咏赞的红藤杖即腾冲特产——藤篾做的拐杖。

\'640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腾冲很早便成了遐迩闻名的“藤编之乡”。所产器具品种多样,经久耐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藤编产品色泽素雅、纯朴自然、轻巧灵便,玲珑剔透,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可谓贫富共享、雅俗咸宜。

推荐购买地址: 高黎贡非遗一条街、西源街道下马常相关阅读藤编,匠人指尖上的优雅艺术

【非遗腾冲】藤编:在指尖起舞的奇思妙想

腾宣腾宣即腾冲手工抄纸。腾冲盛产加工宣纸的原料柳构(滇结香),历史上曾出产白细柔韧的白绵纸,远销省内和缅甸。腾宣始产于清代,因其产地在城西北近郊的观音塘,故曾被称为“观音塘大白纸”。又因昔时曾有一余姓商家在东南亚专营,故又名“余宣”。

\'640

未漂白的为土黄色或淡黄色,质朴无华。经漂白后,白净细腻柔韧耐久、搓折无损、润墨性好、不易变色、少虫蛀,不易腐。除用于书写、绘画外,还用于制版印制书籍、民俗甲马纸符,抄写经文、典籍及契约等,可保管数百年不坏,故有“千年寿纸”之美誉。

\'640

腾宣色感、质地、吸水性能等内在品质较好,用墨后能渲染出层次,是书画用纸中的佳品,历来受到书画界推崇。

据说,1941年底徐悲鸿从东南亚取道腾冲归国之时,曾特意买了三驮腾宣带回。认为作画用腾宣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有徽宣的种种长处,且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

推荐购买地址: 高黎贡山手抄纸博物馆、和顺手抄纸体验点相关阅读非遗看腾冲 | 手工抄纸,传承千年造纸技艺

聚焦旅交会 | 腾冲古法造纸,延续百年造纸技艺

腾药腾药即腾冲中成药。腾冲中草药资源丰富,医药事业起源较早。据史书记载: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大理官员高泰运进京朝贡皇帝,求得经籍药书62种,将中原医药引入腾冲,此为腾冲中成药传统制药技艺伊始。

\'640

腾冲中成药是利用高黎贡山独特地理气候孕育的中草药,通过传统的制药技艺和制药秘方精制而成的中成药。有丸药、膏药、药酒、片剂、针剂等,深受到省内外消费者及东南亚华人华侨的信任和青睐。

\'640

腾药主要剂型有丸剂(大蜜丸、小蜜丸、水丸、水蜜丸)、片剂、颗粒剂、散剂、酒剂、酊剂、糖浆剂、注射剂等87个品种,国药准字批文130个。知名品种有心脉隆注射液、安宫牛黄丸、人参再造丸、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颗粒等。

目前,有50余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及多个省市的基药目录。

推荐购买地址: 腾冲药王宫相关阅读遇见腾冲丨省级文保单位,腾药的发祥地“药王宫”

腾冲非遗小剧场

腾冲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市,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种类齐全、颇具特色的非遗资源,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有的甚至声播海内外。截止2022年底,腾冲共有各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360项(项目133项,传承人227人)。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传承人3人(已故1人);省级项目10项、传承人15人(已故6人);保山市级项目35项、传承人75人(已故11人);腾冲市(县)级项目85项、传承人134人(已故16人)。

腾冲科学家论坛©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红塔西路26号袁晓岑艺术园      滇ICP备2024030550号